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为何干这件大事?

策叔 决策杂志 2024-05-02

安徽,正在干一件大事。


明天,安徽将在黄山市召开“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推进会”,这是继去年12月14日,安徽省委常委会通过大黄山建设行动方案后,围绕大黄山建设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


人们不禁发问:什么是大黄山,为什么要建大黄山,怎样建设大黄山?



01

“大黄山不是一座山”


策叔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大黄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超级IP。在区域范围上,大黄山不是黄山市,而是涵盖了黄山、池州、宣城、安庆4市28 个县(市、区),国土面积4.4万平方公里。为什么是这4个市呢?这并非简单的区域“画圈”,而是有着历史由来。早在2000年9月,安徽就提出了“两山一湖”的概念,包括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是一个跨市域的整体发展规划。到了2014年2月,《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核心区为黄山、池州全市,加上宣城3县和安庆4县,共18个县(市、区)。经过近10年来的发展,特别是安徽加入长三角一体化和都市圈建设深入推进,区域经济格局已发生了改变,将山水生态相同的4市“打包”建设大黄山,正当其时。再来看资源禀赋。大黄山4市都拥有一流自然生态、一流山水环境、一流文化积淀,4市联动将实现串珠成链,与广阔的长三角市场完美结合,“烟雨大黄山”将形成资源组合的乘数效应。最后在品牌塑造上,大黄山是一个统一的超级大IP。也许有人会问,池州、安庆、宣城跟大黄山的IP会不会相矛盾?并不会。大黄山打的是整体牌,是借助黄山的世界知名度,去吸引更多高端要素汇聚,进而赋能4市发展,共同擦亮叫响大黄山IP品牌,释放强烈感召力。

接下来,再来说一说为什么要建设大黄山。


黄山西溪南“国际村BA”篮球赛


02

“大黄山之问”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多维度来分析。我们先从多位业界资深专家发出的“三问”说起:为什么黄山这样一个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却没有成为中国第一大旅游产业收入地?为什么黄山风景区没有成为世界一流、中国顶尖的景区?为什么大黄山这么好的风景,没有让安徽成为旅游大省、旅游强省?实际上,这“三问”的背后,蕴含着为什么建设大黄山的深层推动力。先从消费升级来看,建设大黄山顺应了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趋势。过去,旅游的第一印象是观光,也就是“吃住行游娱购”。而随着经济发展,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迈过1万美元台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2023年的39218元;全国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提高直接驱动了消费升级,旅游产业发生了深层变革,旅游的需求品质化、个性化趋势明显:文化体验、精神享受、心灵休憩、静心修养成为很多人的新追求,而不再是“到此一游”。这也揭示了旅游产业供需关系的深层变化,即“商旅居业学研”多业态融合、全要素创新、全生命周期为特征的休闲度假康养,已逐渐成为主流,进而由消费升级扩大内需。然而,这种新产品、新业态的供给,恰恰是短缺的。2023年,我国国内出游人数达到48.91亿人次,2024年将超过60亿人次,现代旅游的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贵州“村超”、上海Citywalk、景德镇无语佛……每当出现一种旅游新产品新业态,都会引发一波热潮。可以说,建设大黄山,就是要顺势而为,增强高品质产品的供给能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需求。再从区域经济增长极来看。大黄山地区虽拥有好山好水和厚重文化,但还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胜势,也没有助力安徽成为旅游强省。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大黄山区域接待游客2.7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857.5 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2.1%、33.6%。放眼全国,2023年国内接待游客人次最多的是武汉,达到3.3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3500亿元。与大黄山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的江西上饶市,2023年接待游客2.2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00亿元。即使放在安徽,大黄山的增长极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合肥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了1.39亿人次,旅游收入1866.68亿元。所以,建设大黄山,就是打造安徽现代服务业的“隆起板块”和经济新增长极。这是建设大黄山的内在驱动力,而现在的基础条件,恰好具备了建设大黄山的支撑条件这里资源一流。大黄山是全球顶级的自然、文化、生态资源高度密集且完美相融的地方之一,山水风光冠绝天下,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烟雨大黄山”声名远扬。这里区位优越。大黄山链接长三角、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三大经济板块,是中国南北大通道、东西大走廊的重要节点。目前,大黄山区域拥有4座机场链接世界,今年将有7条高铁快速通行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主要城市,高速公路已联通所有县和主要景点。策叔注意到,就在3月26日,池黄高铁迎来首次试运行,标志着大黄山区域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池黄高铁试运行    新华社发 陈苏青/摄
这里有巨大市场。大黄山周边半径500公里内,覆盖中国30%的人口、35%的生产总值和40%的消费市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人口基础大,增长势头旺,消费能级强,出游频次多,品质要求高,市场空间无限。可以说,建设大黄山是顺应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势,打造区域新兴增长极,发挥独特优势和价值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大黄山建设,已经到时候了!”多位业界专家说。

说完了为什么建,我们再来说说大黄山做什么?


2023池州马拉松的平天湖赛道


03

大黄山做什么


怎样才能发挥出大黄山超级IP的价值?这是业界专家、企业家、投资人和地方政府共同关心的话题。安徽“谋定而后动”,经过了两年多的研讨、考察、学习,努力实现思维升级,“跳出旅游看发展”做哪些业态,被放在了首位。“大黄山绝不仅仅是就旅游发展旅游,也不是为了造景而造景,”现在的共识是,坚持高端引领、国际视野、全域联动、业态融合,导入高端要素,改变旅游业态和发展理念,推动产业模式升维,形成产业生态圈,打造世界级宜游宜居宜业的品质高地和活力片区。而这,正是大黄山目前所缺的。为什么周边的上饶等多个地市的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都超过大黄山地区?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黄山地区的旅游人均消费比低,旅游业发展存在结构性短板,“这主要体现为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业态创新融合不够、发展生态不优等。”一位智库专家剖析说。比如说高端酒店,4市至今仍没有一家香格里拉、洲际、喜来登、万豪等国际高端连锁酒店,对商务人士、国际游客、创意团队的吸引力明显不强。而大黄山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生态圈,将破解这个难题。首先是围绕休闲、度假、康养三个关键词,布局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安徽省委常委会通过的大黄山建设行动方案中,主要是高品质发展休闲度假产业、创意产业、高水平发展体育赛事产业、积极发展医疗康养产业、加快发展会展产业和提升发展文化服务业。比如,在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广德市,长三角康养基地建设已先行启动,成为广德市的“一号工程”。2024年沪苏湖高铁通车,广德到上海的时间在50分钟以内。其次是实现高品质要素的导入。通过六大产业链的持续壮大,集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资金、技术等高端要素,推动向跨界融合的高端服务业延伸。“打造最具品牌价值的高端商务会奖产业、最能引爆灵感的创意产业、最具高端水准的医疗康养产业、最具近悦远来感召力的文化服务业。”上海一位智库专家分析说。以最具品牌价值的高端商务会奖产业来说,大黄山绝美的自然生态和独特品味,最适宜发展旅游环境驱动型高端商务会奖经济,吸引高端商务群体来此休闲度假、开展商务活动。第三方面,也更重要的是,这类高端服务业又将释放大黄山一流山水、人文、生态等各类要素资源跨界融合的空间,赋能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文化创意、元宇宙等新质生产力异军突起。放眼国内外,很多大公司都将总部设在小镇上,比如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康宁的总部,就坐落在只有万人的康宁小镇;华为研发总部设在东莞松山湖南部溪流背坡村。同样,大黄山也可以成为未来产业的生发地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地。当然,“烟雨大黄山、心灵休憩地”,将会是有料的、有趣的、有型的、有范的等等,如果真要说大黄山做什么,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不同的答案,而这,正是大黄山丰富多彩的魅力所在。

那么,怎样推进大黄山建设?


位于宣城市泾县的中国宣纸小镇


04

为何要高举高打


既然是剑指世界级,就要将大黄山摆到世界级的维度上来谋划。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曾有人多次发问:放眼全世界,大黄山的自然风光世界一流,但却没有一个世界级影星到黄山来旅游度假,问题出在哪里?是因为没有突破思维的局限性,没有将黄山摆到世界级、国际化维度上去思考和谋划。大黄山资源世界一流,谋划发展的眼光更要“一流”,供给同样也要“一流”,只有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打造,才能发挥出大黄山的独特价值。策叔注意到,为提升认知维度,两年多来,安徽开展了一系列调研论证、规划编制、项目谋划和政策设计等工作,以“紧烧火、慢揭锅”形式,厘清大黄山建设的思路和打法。在这个过程中,安徽坚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邀请了麦肯锡、上海蓝城等业界知名专家、头部企业、高端智库、行业商协会等走进政府会议室,共同出谋划策、激荡思维。在有为政府上,安徽更是顶格推动这件大事。
策叔注意到,2023年12月14日,安徽省委书记韩俊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在省级层面高规格成立了大黄山建设领导小组,紧抓不放;成立了安徽省大黄山建设办公室,全力推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组成大黄山4个市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行动方案的部署,大黄山4市全域将塑造统一的品牌,坚持规划一张图、品质一套标、项目一个库、招商一起抓、营销一体化、环保一把尺、工作一盘棋,定期协商交流,推动发展格局由过去的单打独斗,转变为系统整体推进对此,多位专家建议大黄山可以学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经验长三角一体化离不开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大黄山4个市也可以参照长三角的做法,“每年轮流坐庄,召开主要领导座谈会或者工作协调会”,常走动、多沟通,做实4市协同机制,推动大黄山建设驶入“快车道”,全力打造世界级宜游宜居宜业的品质高地和活力片区。一旦形成,就会释放出对要素资源的强大感召力,向外界展示出一个巨大的发展想象和投资空间,也将感召全球合伙人纷至沓来,共赢大黄山的未来。“大黄山目的地建设的蓝图令人憧憬、业态合作的空间广阔。”同程集团联合创始人、同程旅行CEO马和平说。“思维升级后的大黄山,一定会成为很多投资人的热土。”上海蓝镇规划研究院院长胡劭平说。“大黄山是一座等待开发的富矿。”多位企业家在实地考察后说。从他们的心声中,已经能够看到大黄山不一样的精彩。这就是热气腾腾的未来,也是安徽干这件大事的战略目标所在。但这并非一蹴而就,亦非一日之功,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正如多位智库专家共同建议的:“大黄山不能单纯追求网红效应下的潮汐流量,来得快,去得更快,这不符合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目的地的定位。”

蓝图已经展开,今天,我们站在世界级的维度上看未来,相信大黄山的未来一定会来!


指导:张道刚  

撰文:姚成二  王运宝


-- END --


编辑:纪海涛 / 审稿:王运宝
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家都在读
1、“80后”团省委书记,有什么特点?2、国务院批复3、对话李东和:大黄山是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新探索4、中央批准,李猛跨省履新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